精益生產管理之如何制定生產計劃

在工廠內,我們常見的一些生產現(xiàn)象:

1.前后工序半成品或材料不銜接。我要的你不來,我不要的你就拼命來。


2.在工廠里,在各個生產部門,半成品堆得像倉庫,生產不能像流水一樣順流而下。


3.生產計劃只是一種形式。你做你的計劃,我做我的產品。生產計劃的達標率低,生產計劃的聲望不高。


4.生產計劃經常變化,不是增加就是取消。


5.急單多,生產計劃無法執(zhí)行,故稱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。


6.生產出了問題,品質會跟著失控,失控的品質會返工重做,原來的生產計劃會被打亂。


7.材料、零件或成品的過多積壓,使企業(yè)難以調撥資金。


8.無休止的加班,每天加班,讓人變成了生產機器。


9.交貨經常延誤,影響了公司的聲譽。


造成上述亂象的原因之一是生產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撐,產品銷售、銷售計劃與生產計劃、生產計劃與材料計劃、生產計劃與生產調度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來規(guī)范。從更深的意義上說,問題出在生產運營過程本身,生產管理部門偏離了指揮中心和運營樞紐的工作職能,成為生產部門的附屬單位。這就是以上亂象的根源。


因此,建立科學實用的生產管理制度,規(guī)范崗位職責和具體工作流程,是解決上述亂象的關鍵。那么如何才能制定好生產計劃呢?

一、規(guī)范生產管理制度

很多工廠普遍存在生產無序、生產不穩(wěn)定等現(xiàn)象。問題的關鍵在于工廠沒有建立可操作的生產管理體系。生產指揮中心控制力不足,隨意性強。隨著企業(yè)規(guī)模越來越大,會越來越混亂,甚至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的窘境。所以要加強制度建設,從銷售部門到生產部門,建立健全管理制度,規(guī)范和約束大家的行為,最終建立良好的生產秩序,杜絕亂象。


二、產能負荷分析

對能力分析缺乏了解,憑經驗擬定的生產計劃往往與實際執(zhí)行情況不符,生產計劃難以實施,生產管理無法發(fā)揮應有的作用。這些都需要企業(yè)的生產管理者從產品類型、生產制造流程、各流程需要的機器設備等方面綜合考慮產能。


比較現(xiàn)有機器設備的負荷和生產任務,如果知道產能過?;虿蛔?,可以長期或短時間調整產能。

1、短期的產能調整

如果事先計劃和準備不足,或產品和數量發(fā)生重大變化,導致人力或機器負荷和需求不平衡,可能的方法如下:

精益生產管理之如何制定生產計劃

2、長期的產能調整

當機器生產能力不足時,可以考慮通過延長工種工作時間或增加新設備來增加產量。對于生產因素,我們可以綜合考慮成本、生產效率等因素,最終決定是否延長該工種的工作時間或增加新設備。

三、均衡銷售計劃與生產計劃

1、生產型企業(yè)

根據生產和銷售的不同,可以分為庫存生產企業(yè)和訂單生產企業(yè)。前者強調按既定計劃生產,銷售部門根據產品、市場情況、銷售方式做出良好的銷售預測,然后設定成品的最低庫存,進行系列化生產。后者是接到客戶訂單后安排生產。

2、計劃的擬定

(1)銷貨計劃

現(xiàn)實中,很多工廠事先沒有年度銷售計劃,或者有年度計劃。銷售部每月接受的訂單要么超過原計劃數量,要么與原計劃相差甚遠,導致整個工廠包括生產管理、品控、物料、生產、人事等部門都手忙腳亂,疲于應付。最終導致交貨期延長,產量無法提高,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受到很大影響。


這時,企業(yè)高管往往會責怪生產部門。事實上,在各種生產要素相對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大部分亂象來自于缺乏一個可靠的銷售計劃,導致無法制定一個完美的生產計劃,進度控制自然受到挑戰(zhàn)。因此,無論是庫存生產型還是訂單生產型,銷售部門每年都要做好市場調研和預估,充分考慮客戶類別、產品類別、訂單數量、交貨時間等因素。,并擬定一年中的每個月。

(2)月計劃

每月20日前后,銷售部提出下月的銷售(出貨)計劃,該計劃應考慮訂單狀況和生產部的實際負荷狀況。月底前,銷售部、技術部、供應部、生產部對銷售部提出的下月銷售(出貨)計劃進行審核,銷售部最終確定相對詳細的計劃,技術部確定技術研發(fā)(調整)計劃,供應部確定采購計劃。生產管理部提出下個月的生產計劃,該計劃也考慮訂單狀況和生產部的生產能力狀況。銷售部、生產管理部、技術部協(xié)調生產和銷售,確定生產任務。此外,還要求生產部門留出一定的時間(一般在5%左右)用于額外的緊急訂單。


除年度和月度計劃外,銷售和生產部門還應制定周計劃和日計劃,以確保計劃的實施周期盡可能短,以便對總體情況有更詳細的控制,并及時補救問題。

3、工作任務指派

生產計劃確定后,生產部門應以班組為單位,排定班組生產計劃,同一件產品,生產流程時間安排要能銜接,半成品的流動才會順暢,班組與班組間保留一定的緩沖量,以免銜接不上或堆積太多。

4、編制生產計劃前準備事宜

(1)物料是否齊備;

(2)熟悉公司產品、了解產品加工工序;

(3)材料使用途徑;

(4)了解市場需求;

(5)了解員工動態(tài)、機器的正常運作一級物料齊套狀況;

(6)生產進度的有效跟蹤與控制;

(7)下達生產指令需仔細、準確,不能少下,漏下;

(8)信息需及時反饋與跟進;

(9)適當考慮異常情況;

(10)了解車間產能;

(11)管理好獨立需求;

(12)質量情況及品質控制;

(13)正常情況下不能排期太緊,以考慮插入急單的情況;

(14)了解產品、相關工藝流程、瓶頸工序:前工序先采購;

(15)了解物料的性能;

(16)物料的采購周期及到料情況跟進;

(17)合理地調配人員;

(18)跟供應倉儲部門、人員聯(lián)系保證物料的供給;

(19)與工程、技術部門聯(lián)系技術支持;

(20)制定和查看相應的系列計劃:如產品開發(fā)計劃、生產作業(yè)排序計劃、人員計劃、產能計劃與負荷計劃、庫存計劃、出貨計劃、物料計劃、外協(xié)計劃等。

四、日程安排(訂貨生產型)

1.時間表:為銷售部門收到訂單到生產部門完成生產出貨的全過程規(guī)劃一個時間表,從中可以得到:


(1)如何連接整個流程。


(2)如何簡化整個流程,怎么做才能縮短時間,贏得訂單。


(3)為流程的每個階段建立一個標準時間,可用于:


a、銷售部門接受訂單的標準交貨提前期。


B.生產管理是制定生產計劃的基礎。


c、各班次調度控制的指針。


生產排程通常采用逆向排程法,即在交貨日期確定后,精心安排生產計劃、材料計劃和采購計劃排程。


2.人們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產部門的交貨速度上。其實制作時間只是整個時間的一部分,制作時間是最難壓縮的。我們應該從產品設計時間、采購時間、交貨時間等方面努力縮短時間。產品設計、材料采購、產品生產三個方面相輔相成,哪些產品市場需求大,生命周期長,就可以現(xiàn)貨生產。對于那些需求量小,生命周期短的產品,可以采用訂單生產。

五、生產進度管理

1、生產進度管理內容

從進度基準流程中可以看出,一個產品的產出需要經過很多部門和人員,每個部門和人員都應該有自己的進度,要掌握和控制,不像有些企業(yè)把生產進度當成制造部門的責任,忽視進度管理,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:


(1)交易的進展


從收到客戶訂單到材料分析、訂購等的時間控制。


(2)采購進度


采購的材料和零件應有標準的采購時間,并嚴格控制。


(3)檢查進度


應控制材料進廠后的驗收時間。


(4)外包進度


控制外包單位的加工和生產進度。


(5)生產進度


由制造部和生產管理部控制。

2、進度管理方法

常用的進度控制方法包括


(1)批量控制法

生產計劃按一定批次編制,作為進度管理的基準。這種方法適用于庫存生產的產品。


(2)訂單控制法

這種方式適用于訂單生產,每張訂單都有編號編碼(有時訂單很大,可以分批分期交貨,也可以開訂單發(fā)制造單),這是一般企業(yè)最常見的做法。

3、生產進度管理基本流程

(1)銷售部門結合生產管理人員反饋的產能負荷簽署銷售訂單。


(2)銷售部與生產管理部協(xié)商后,制定銷售計劃(總的和詳細的訂單號、產品、數量、交貨期)。


(3)生產管理部根據工廠產能和銷售計劃制定季度、月度和周生產計劃。


(4)采購部根據生產計劃和材料庫存,確定采購和投料計劃,并及時與供應商協(xié)商確定投料計劃。


(5)采購人員應核實并跟蹤投料進度。


(6)倉儲人員應提前準備好所需材料,如有短缺,應提前反饋給采購人員。


(7)生產部根據生產計劃控制生產能力和生產進度。如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及時向生產管理人員反饋,并進行控制和調整。

官網所發(fā)稿件、圖片、視頻均用于學習交流;文章來自網絡或者老師投稿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刪除!
查看更多請點擊-->:生產管理精益生產方式生產計劃


上一篇:精益管理|企業(yè)實施精益生產需要貫徹哪些基本原則
下一篇:精益管理之拿什么拯救你,我的精益生產?
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_涩涩王国_国产原创精品视频_网址你懂的